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2篇
  免费   1386篇
  国内免费   92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96篇
化学工业   16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60篇
矿业工程   219篇
能源动力   198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381篇
石油天然气   766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37篇
自动化技术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492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四川盆地地形复杂、水系发达、人口稠密、农林资源丰富,钻前工程实施难度大,安全环保风险高。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对钻前工程的作业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大。为此,在分析研究了钻前工程实施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改进措施:①优选井位,从源头控制成本;②优化设计、改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工作量,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降低环境风险;③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总承包制度,压缩管理成本。进而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针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特点,采取的一系列控制钻前工程造价措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结论认为,新形势下该公司总体上保持了钻前工程造价的平稳态势,探区钻井成本基本受控,探井钻前工程占钻井结算成本比重、平均单井进尺成本、平均单井新修公路长度和平均单井建设用地数逐年下降,确保了川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2.
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层序沉积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目前已全面转向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迫切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结构,总结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果,结合物性数据、测井曲线等分析成果,重点研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层序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以及储层结构。结果表明:①该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高频层序界面上、下电测曲线突变响应特征明显,电测曲线组合变化特征与高频层序所控制的沉积旋回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上部三级层序(SQ2)中的台地边缘外侧并呈条带状分布,纵向上由2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在横向上具有"东早西晚"不对称规模发育的分布特征;③生物礁(滩)型储层总体以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溶孔白云岩储层为主,主要发育于2个四级层序中部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有"层数多、单层薄、不同类型储层呈不等厚互层、非均质性强"和"双层储层结构"的特征。结论认为.高频层序控制了该区生物礁沉积微相的分布,是影响储层发育与空间展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3.
深水探井测试对于深海油气田的勘探发现和开发方案的制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测试面临的海床温度低、管柱压力大,以及地层水或凝析水具有生成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堵塞测试管柱等技术难题,在分析总结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多口深水探井与国外合作测试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该区测试期水合物形成区域预测及水合物防治方法;建立了基于临界测试流量设计测试工作制度;结合地质录井、MDT测井等资料.建立了可视化数值试井模型并对压力恢复时间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深水测试管柱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深水测试一开一关的测试程序,从而达到多开多关测试程序的功能;通过对地面测试流程的模块化方案设计,增强了深水测试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践结果表明:测试期间水合物和地层出砂得到了有效防治.测试管柱及模块化地面流程经受住了高产气流的考验,获得了完整的测试资料,节省了测试时间,达到了准确评价储层的目的,并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深水油气井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84.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邛崃1井在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实施氮气钻井时发生了恶性井喷爆燃事故,这是发生在我国的第一起氮气钻井事故,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已经导致了气体钻井应用的大幅度减少。因此,对该次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并形成正确的认识将是恢复气体钻井技术良性发展的紧迫需要。为此,首先证明了地层产气量过大并非该井事故的根本原因,然后推测了构成事故的重要事件;首次发现气体钻井钻穿裂缝性气层时由于岩石突然爆碎而引发的岩石和天然气猛烈喷出的现象,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气体钻井中的"气炮式岩爆井喷",参考矿山行业术语简称"岩爆"或"岩炮"。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裂缝性致密砂岩气层中实施气体钻井时的"岩爆"现象是第一位的重要事件或根源事件;②岩爆的大量碎屑和高压气体喷入井内,并在井内反复产生堵塞和卡钻,是岩爆的诱发事件;③然而事故最直接的重要事件却是岩爆碎屑在排砂管线内的堵塞和由此产生的井口高压;④井口高压使得排砂管线爆裂并引发天然气喷出和爆燃,这是事故的直接表象。  相似文献   
85.
我国高-过成熟海相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为原油裂解气,滞留烃是原油裂解气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意义重大。为此,结合正演(实验模拟)和反演(地质剖面解剖)两种方法,求取了我国重点盆地不同类型、不同丰度、不同演化阶段的滞留烃量,建立了5种类型烃源岩(腐泥型、偏腐泥混合型、偏腐殖混合型、腐殖型、煤型)的滞留烃演化模型。结果表明:腐泥型、偏腐泥混合型优质烃源岩在低成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低于20%,在主生油阶段的排烃效率介于20%~50%,在高成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介于50%~80%,而相应阶段偏腐殖混合型和腐殖型烃源岩的排烃效率则要低约10%。基于该演化模型,初步计算了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中高成熟阶段-现今滞留烃资源分布和裂解排气量:该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滞留烃在高演化阶段裂解排出的气态烃总量达230.4×10~(12)m~3,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滞留烃裂解气的排出量为12.3×10~(12)m~3,均显示出很好的天然气成藏潜力;进而指出,四川盆地筇竹寺组烃源岩滞留烃裂解气的有利区主要包括高石梯-磨溪、资阳、威远地区,有利分布面积达4.3×10~4 km~2。  相似文献   
86.
四川非常规气田开发主要钻井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非常规气田的开发,定向钻井成为钻井主流技术,如何有效控制钻井成本和保护环境并防止井下事故的发生成为作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自2010年以来,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中国)四川非常规气项目50余井次的钻井工作中,运用了旋转导向技术、新型钻井液配方、钻井液回收技术和固控配套技术,取得了快速、安全、环保的应用效果,其中DXXX井应用旋转导向钻井,实现完钻井深5 729 m,水平段长1 418 m,钻井周期105 d,同比螺杆钻水平井节约时间65 d,钻井工程创下了该区新纪录。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层特点,兼顾环保要求,成功研制和应用了新型钻井液配方、固控和钻屑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果。结论认为,上述配套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钻遇产层成功率、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控制钻井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A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ability boundary of an asymptotically stable equilibrium point in the presence of type-k saddle-node non-hyperbolic equilibrium points, with k ≥ 0, on the stability boundary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transversality condi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stability boundary is composed of the stable manifolds of the hyperbolic equilibrium points on the stability boundary, the stable manifolds of type-0 saddle-node equilibrium points on the stability boundary and the stable centre and centre manifolds of the type-r saddle-node equilibrium points with r ≥ 1 on the stability boundary. This characterization is the first step to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ur of stability regions and stability boundaries in the occurrence of saddle-node bifurcations on the stability boundary.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